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2020-06-15更新 | 232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有的“先儒后贾”,有的“先贾后儒”,有的“亦贾亦儒”。这表明当时徽州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破产B.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C.社会结构发生变动D.商人社会地位下降
2020-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逐步瓦解和封建制的日益形成,土地开始私有,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政府通过采取户籍控制等方式对民众进行管理,使农民固守于土地上,并按照规定向政府纳税,而土地私有又为商人们抓住时机对农民进行侵夺创造了条件。然而,当商业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为大一统的具有高度强制性特点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不能容忍,于是统治者又采取措施对商人进行政治上的限制和经济上的强制,这为重农抑商提供了实施的必然性。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明确提出和落实了重农抑商政策。

——摘编自邓春艳《浅析秦汉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二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推进作用。统治者通过抑制个体工商业来实现政府对社会商品的垄断,并且不断实行新的剥削手段来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让农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摘编自林聿静《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及其影响》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农抑商政策出台的背景。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4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该学着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品种类的增加B.纸币交子的使用
C.商人群体的出现D.坊市界限的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为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       
A.交通条件的优化B.抑商政策的松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外贸易的增加
2020-05-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容易通过勤劳节俭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这说明小农经济(       
A.具有稳定性B.生产条件简单
C.以自足为目的D.采用精耕细作
2020-05-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   
A.白银的大量使用B.交子的使用C.工商业繁荣D.榷场贸易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C.盐铁专卖制度解体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9 . 1661年,清廷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这一措施(       
A.阻止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重在对抗沿海抗清斗争
C.防止了西方势力的渗入D.使中国与世界联系隔绝
2020-05-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从夏商开始,我国古代逐步形成了庞大而又完备的手工业系统,代表了古代手工业生产校艺的最高水平。“这一手工业”
A.产品主要用来交税和消费B.劳动者有较多人身自由
C.到明中期后居于主要地位D.由政府直接控制和经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