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这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
A.刀耕火种土地利用率低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出现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D.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元朝人陈高有《中华诗》云:“炎方有撞树,衣被代蚕桑。”清朝人亦认为“利视丝盖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些说法表明元清时期
A.棉纺织业已基本取代丝织业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D.种植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
3 . 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该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由此可见,汉文帝
A.对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B.提升了商人地位
C.注重发展对外贸易
D.注重与百姓同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千年田土八百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官府制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5 . 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
A.
B.
C.
D.
2018-04-30更新 | 49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手工业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艺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C.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2018-04-24更新 | 238次组卷 | 4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反映出
A.农耕经济的普遍性
B.唐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文明发展的开放性
D.唐代“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
9 . 《唐六典》记载,“凡市,……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唐代中后期的诗文中则有苏州“夜市必菱藕”、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等种种描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夜市在唐代已经普遍存在
B.诗文记录多夸张之辞,不足为信
C.史料记载了唐朝不同时期的情况
D.唐朝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控
10 . 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固守“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基本经济政策,反映的最根本问题是
A.商品经济的特征B.自然经济的特征C.对外贸易的需要D.手工业发展的要求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