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

材料三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土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土地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现象出现的政策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危害。
2 . 清初,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2020-11-03更新 | 482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020-11-01更新 | 599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020-10-26更新 | 295次组卷 | 129卷引用: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2020-10-23更新 | 261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落后性B.具有再生性C.具有脆弱性D.具有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材料表明
A.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
B.农民阶级出现分化
C.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
D.小农经济已经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历史上常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源在于
A.封建土地私有制B.中央制度
C.重农抑商政策D.政治统治腐败
2020-10-15更新 | 6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届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三上学前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