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2019-01-30更新 | 5581次组卷 | 83卷引用:浙江省2020-2021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
2 . 北宋淳化年间,川蜀地区由于铁钱的单位价值低,不便于大额交易,商人发明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天圣元年时宋廷设置交子务,发行官交子。这表明交子
A.正式取得法定货币地位B.已可以全国范围使用
C.已完全取代铁钱的位置D.为缓解钱荒而被发明
2021-03-17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A.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需迫切实行盐铁官营
C.商人地位高且势力大D.实行阶段性惠商政策
2017-08-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
4 . 中国古代“市”的发展不断成熟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等等,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

——摘编自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摘编自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三苏州城外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人物殷富,闾周(泛指平民百姓)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骄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建,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摘编自(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的草市最早形成于何时?据材料内容,概括宋代草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
(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市”发展程度的因素。
2021-01-15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高级中学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
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
A.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C.明清时期徽州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D.明朝时期商业发展开始突破空间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2019-03-10更新 | 8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10 .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雷莱爵士曾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马克思曾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的侵略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

——摘自萨拉等主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摘自《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四     英国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扼要概括海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海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近代中英在发展海军方面的差异。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那些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