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是况浩林编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1760—1833年中国与英国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价值单位:银两;指数:1780—1784年=100)
年度进出口共计进口出口
银两指数银两指数银两指数
1760-17641,449,87242.8470,28636.1979,58647.0
1770-17743,585,524105.91,466,466112.62,119,058101.7
1780-17843,385,277100.01,301,931100.02,083,346100.0
1790-179410,851,405320.55,007,691384.65,843,714280.5
1800-180415,272,029451.17,715,556592.67,556,473362.7
1820-182416,341,267482.76,525,201501.29,816,066471. 2
1830-183317,285,309510.67,335,023563.49,950,286477.6

表中信息说明(     )
A.中国对外贸易量增长,反映中国实际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进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
C.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
D.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入超
2015-12-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这种现象导致
A.纸币产生成为必然
B.坊市制度打破成为必然
C.宋代重视对外贸易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3 .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
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4 . 有一种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存在B.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
C.男尊女卑思想盛行D.官营手工业垄断纺织业
2013-12-03更新 | 4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乾隆称;“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是取之商者仍出之民也。……每遇1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皆以为民食计也”,“乃数年来,税免而米豆之价不惟不减,且昂贵时或有加”。这段话表明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B.免税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剥削
C.粮食的商品化趋势增强D.经营粮食的商人并没有受益
2013-12-24更新 | 7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