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73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6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下期周练历史(二)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18-07-07更新 | 311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


材料二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佣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三 康乾盛世就有如千年古国的回光返照,康乾之后,朝代的中国江河日下,一日千里,逝者如斯。

——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
(2)据材料二,分析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中的观点。
2018-05-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高碑店市高碑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  )
  凡粪田若撒枯浇泽(指给稻田施肥),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指肥分)释化也。

图6 《天工开物》节选
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 . 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的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犁壁的发明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农业
A.自给自足的特征
B.精耕细作的特征
C.脆弱性的特征
D.男耕女织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小制约生产发展D.大土地所有制开始逐步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