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醚(读pu)"原指聚饮。西汉时多次出现令"民醚五日"的诏令,说明只有在统治者允许的前提下民间才能聚众饮酒;但东汉和帝以后,除严重自然灾害和战争时期,很少再有对民间聚饮行为的禁令。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B.社会风气发生剧烈改变
C.民间酿酒行业发展迅速D.政府行政管理逐渐松懈
2022-02-03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两汉时期,龚遂为渤海太守时见“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卫飒为贵阳太守时建官营冶铁,大铸犁、锸、铲等铁器;武威太守任延在九真“令作田器,教之垦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地方吏治决定国家安定B.务本兴农成为治国之本
C.官营冶铁技术已经普及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成熟
2022-01-24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代康乾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同时也出现许多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的问题;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这表明清代前期
A.急需变革政治制度B.环境治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C.社会生态危机显露D.高产作物引进引发社会矛盾
2021-11-20更新 | 53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代中国对吸收外来思想文化十分谨慎,但却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如汉魏时期的葡萄、胡萝卜香菜,唐朝的菠菜,明朝的番茄、玉米、马铃薯等。从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
A.中国传统社会的实用主义B.中外频繁交往提升经济水平
C.长期存在的巨大人口压力D.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2021-11-16更新 | 297次组卷 | 8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宋建立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据统计,公元989至1110年,北宋全国户数从650万增长到2088万,按每户5口人推算,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长
A.带动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B.造成人地矛盾日益激化
C.得益于传统农业的突出发展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我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水稻的传播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距今七千年前,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稻作文化。黄河流域先秦时代比今天温暖,宜种稻的下隰地较多。《史记·夏本记》《豳风·七月》《小雅.甫田》《白华》《周颂·丰年》等都有多地种植水稻的记载。先秦时代北方产稻地区比现在更广,但种植面积却不大,在黄河流域的作物构成中,稻比不上粟的地位。稻和梁都是珍贵的食品,稻大多是用来酿酒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材料三 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稻作文化的特点,并简析隋唐到宋代江南稻米广为种植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稻米之路"形成的作用。
2021-08-29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氾胜之书》记载有:“春气未通,(耕)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这说明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轮作养田B.因地制宜C.动力先进D.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图1是四川出土的东汉“酒肆”画像砖。据此图推断,东汉时期

图1
A.城市生活丰富多彩B.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C.粮食产量显著提高D.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清时期苏州农村有许多规模大、影响深的庙会,如立春行春会、赛猛将军(驱蝗神)会、东岳生日会、城隍解粮会等。这些庙会活动是
A.农耕文明的生动再现B.资本主义芽在农村反映
C.江南市镇兴起的标志D.政府推崇神灵崇拜的产物
2021-05-11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研究,在战乱频仍的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田庄式经营比较盛行;而西汉和盛唐时,租佃经营则较为常见。由此可见,汉代至唐代
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B.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C.政局影响生产方式D.民族交融不断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