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冯友兰指出:“中国之所以于现在世界中流为乡下地位者,乃因中国未近代化或现代化,乃因中国未有某种文化。’对这种“乡下地位”的文化,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A.专制文化B.中体西用C.儒学伦理D.农耕文明
2011-07-19更新 | 6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导致了
A.庄园经济的产生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市场经济产生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以上是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选段,这段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男耕女织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精耕细作
2010-08-09更新 | 9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宜昌三峡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这里所说的“秘密”可以理解为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对外贸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所反映的经济形式是
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
2010-07-23更新 | 5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东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B.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C.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D.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但不占主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小农户个体经营B.田庄集体经营C.工官制度D.刀耕火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农业文明时代,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局限B.高山、大河、海岸、沙漠的阻隔
C.沟通技术缺乏D.缺乏横向交流的驱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B.自耕农经济农民生活富足
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