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四川多地墓葬考古出土遗物(部分)。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墓葬名称时代陶俑模型及数量
吴家崖墓东汉猪1、鸡1
何家山2号崖墓东汉中、晚猪1、鸡2、狗1、房2、罐T2、铁具2
天回山崖墓东汉晚鸡7、狗4、鸭3、马1、长尾鸡1、水塘1、水田1

A.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B.豪强地主经济势力强大
C.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D.养殖业古据了主导地位
2022-04-14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把公社的土地由定期分配变为了公社农民的永久占有,税收制度也由"同养公田"的劳役地租变为了"履亩而税"的实物地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生产技术的进步B.租佃关系的出现
C.小农经济的形成D.贵族秩序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战国时期,“秦以牛田”,汉代,齐鲁地区出现“马耕”,清朝时期,“中原牛小马助牛,两牛一马耕平畴”。这些现象
A.推动了铁制农具的出现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D.得益于国内牧业的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论语·微子》记述了“耦而耕”的隐士长沮、徙溺,植其杖而耘”的丈人,他们或“稷(古代农具)而不辍”,或“杀鸭为黍而食之”,而且敢于讯讽孔子。出此可见春秋晚期
A.井田制开始遭破坏B.个体农户劳动盛行
C.自耕农经济已产生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2022-03-09更新 | 497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强化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睡虎地秦简等记载,秦朝百姓可按一定程序向官府借用官营作坊生产的铁农具,用后按时归还。如农具正常破损只需“为用书,受勿责”,即书面说明情况而无需赔偿。上述做法(     
A.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B.推动铁犁牛耕普及
C.促进了官营手工业发展D.减轻百姓赋役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两汉时期,龚遂为渤海太守时见“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卫飒为贵阳太守时建官营冶铁,大铸犁、锸、铲等铁器;武威太守任延在九真“令作田器,教之垦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地方吏治决定国家安定B.务本兴农成为治国之本
C.官营冶铁技术已经普及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成熟
2022-01-24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刻拍案惊奇》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阮胜的妻子劳氏因服侍常年生病的婆婆,"纺绩功夫没了一半"。阮胜因母病而心焦,"又在田中辛苦",也生了重病。劳氏感叹;"那(哪)有钱雇人下田?这田弄得一片生,也不知个苗,分个草,眼见秋成没望了!"这段记述反映出
A.传统纺织业的解体B.社会保障的缺位
C.个体小农户的困苦D.夫妻地位的逆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前期的农学著作《知本提纲》中提出,除种植主种作物外,可套种相互间有亲和力的经济作物和蔬菜等,达到“一岁数收”效果。这一做法
A.属于精耕细作农业模式B.加剧人地矛盾冲突
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导致自然经济瓦解
2021-11-21更新 | 35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初,“在册人户200万,贞观年间全国在册人户不满300万”。754年,“在册人户906万,口5280万”。在册人户的迅速增加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唐代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农业经济的发达与繁荣
C.民户赋税徭役负担轻D.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均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2021-10-22更新 | 40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