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承袭明制,规定:“每户给印信纸牌一张,上写户主姓名,丁男口数,外出注明所往,入则注其所来,月底令保正出具无事甘结,报官备查。门牌揭于每户门上,以便勾稽人口动静。”此规定(     
A.反映户籍管理比较松弛B.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
C.推动了工商业顺利发展D.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元代种棉面积增加,元世祖至元十年司农司编印《农桑辑要),以专门篇幅记棉花的种植方法,此举
A.体现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突出封建官府对农业书籍的重视
C.表明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D.促进棉花纺绩技术的交流与进步
3 . 如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耧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推广使用)
汉成帝时期农学家氾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验推广区田法、溲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
A.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2021-10-22更新 | 40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代允许跨乡垦田。及至汉初,《二年律令》把赐田和授田合为一体,在整合原有耕地的基础上鼓励垦荒,规定了从关内侯到隐官所占有国家土地资源的配额,并承认和保护其开垦草田所得耕地的所有权,允许继承、转让、买卖和赠送。这些政令的颁行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克服了土地兼并现象
C.推动了私营手工业发展D.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图1是四川出土的东汉“酒肆”画像砖。据此图推断,东汉时期

图1
A.城市生活丰富多彩B.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C.粮食产量显著提高D.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选自美国学者萧公权《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对此如表分析合理的是
佃农变小农百分比平均年龄小农变小地主百分比平均年龄小地主变大地主百分比平均年龄
河南6.532.80.240.90.946.7
湖北6.132.71.342.10.342.4
安徽9.329.81.940.40.850.0
江西4.728.81.039.50.746.0

A.四省农村土地流转比率大不相同B.各省土地高度集中情况基本相同
C.安徽大地主阶层四省中变动最大D.中国农村的大地主阶层相对稳定
2021-05-17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明代归安县(今浙江湖州)沈氏所著的《沈氏农书》记载,“池蓄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鱼,岁终可以易米,蓄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可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据此可知,这种农业生产模式
A.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成长B.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理念
C.加剧了江南地区人地矛盾D.巩固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2021-05-16更新 | 56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研究,在战乱频仍的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田庄式经营比较盛行;而西汉和盛唐时,租佃经营则较为常见。由此可见,汉代至唐代
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B.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C.政局影响生产方式D.民族交融不断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