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2019-10-18更新 | 8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诗经·周颂·载芟》记载: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表明井田制的彻底瓦解
B.说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演变
D.体现了耕作方式的改变
3 . 有人指出该犁结构完善,轻便灵巧,能够调节深浅和一牛牵引,在我国古代耕犁中是很进步的。该犁最初出现于
A.西周
B.战国
C.西汉
D.隋唐
4 . 考古发现北宋随葬品出土成组的铁质农具较多,如犁、楼把、锄、镰等;据史书记载,北宋农民很注意积肥和施肥,认为“用粪如用药”,同时,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这反映出宋代
A.农业生产工具出现革新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土地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
D.粮食作物增产幅度较大
5 . 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骨耜          图二铁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2019-08-24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的有
①耧车与曲辕犁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
②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的推广使用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
④农作物品种的交流与引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2019-07-17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较为普遍。《荀子·富国篇》说:“掩地表亩,刺草植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韩非子说农夫耕作时“必且粪灌”。由此可知,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C.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D.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2019-07-13更新 | 6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C.田庄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D.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