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
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D.农耕文明的发展要求
2021-12-10更新 | 455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二)
2 . 下表反映了雍正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人口数量和人均土地面积的变化,该变化促使
时间人口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080957693.56

A.重农抑商政策的逐渐松动B.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C.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D.高产作物的广泛引进
2021-11-07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出土有巨型犁铧,居延(在今内蒙古)出土汉简中有“田卒”、“治渠卒”诸称谓。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铁犁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北方农业技术居领先地位
C.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扩大D.政府重视西北的经济开发
2021-11-04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1中国古代史部分(配套练习)-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常考历史概念】讲解课件与配套练习(通用版)
4 .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代,粮食亩产二石(石为古代计量单位)已有一定的普遍性,比西周亩产一石或一石多增长60%-100%.关于这一时期推动粮食增长的因素,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精耕细作农业形成B.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C.封建土地私有确立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2021-10-30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
6 . 如表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农具类别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铁犁、铁锸、铁钁、铁斧耧铧铁铲、铁锄铁镰
所占比例61%7%22%10%
A.农业经济采用个体生产B.铁农具使用范围的扩大
C.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特征D.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诗经·载芟》描述当时的生产状况:载芟载柞(除草砍树),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千耦其耘”的生产盛况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取代。据此可知
A.男耕女织方式效率高于千耦其耘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基础形成
C.生产工具革新推动生产方式转变D.春秋战国时期集体耕种方式消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记载,唐开元十三年官府养牛五万头,民间养牛更是不计其数,一般百姓几乎达到一户一头牛的标准,还产生了养牛大户,有的养牛大户饲养100多头牛。这一现象
A.导致了铁犁牛耕出现B.顺应了经济恢复的需要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D.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2021-10-21更新 | 208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9 . 秦律规定,农民借用官府的铁农具,因为时间太长而破旧不堪、发生损坏的,若用文书上报损耗,可以不让借用者赔偿;同时还规定:各县、都官在七月处理的已经无法修理的官有器物,器物上有标识的需加以磨除,铜器和铁器要上缴作为金属原料。这些规定反映出当时
A.农民受到政府沉重的剥削B.盐铁专营政策得到落实
C.经济立法助推了铁器推广D.政府注重加强铁器管理
2021-10-19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农具类别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铁犁、铁锸、铁钁、铁斧耧铧铁铲、铁锄铁镰
所占比例61%7%22%10%
A.铁农具普及到全国B.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
C.农业生产科技落后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