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的有
①耧车与曲辕犁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
②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的推广使用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
④农作物品种的交流与引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19-01-30更新 | 182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3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81次组卷 | 9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追根溯源,所有变革发生的根源都在于(  )
A.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D.变法改革浪潮的推动
2018-04-10更新 | 27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71年,对唐代洛阳的含嘉仓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其全面积有42万平方米,其中一个窑穴还存有唐代储藏但已碳化的谷子(据估算,这些谷子在唐储放时约25万公斤)。与此同时,粮价越来越便宜,“斗米十五钱”。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剥削的残酷B.滥发货币的影响C.垦田面积的扩大D.唐代农业的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