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间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 .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2019-04-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C.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D.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2019-03-24更新 | 393次组卷 | 48卷引用:内蒙古五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震泽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该地区这一现象表明
A.经济重心从北向南完成转移
B.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
C.经济结构从农向工完成转型
D.工商城市从少到多逐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2018-04-10更新 | 208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材料反映了当时
A.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
B.已经出现雇佣关系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D.私营作坊颇具规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元稙《织女词》中吟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惟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一现象源于
A.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古代传统手工业没有产品交易的市场
C.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
D.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有特殊性
2017-06-05更新 | 519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016-11-27更新 | 984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