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间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2018-09-07更新 | 1096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鞍山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艺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C.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2018-04-24更新 | 23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C.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D.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4 . 《老学庵笔记》中说写道:“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材料表主要说明
A.手工业技术由家庭传承得以发展B.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市场狭小造成了手工业规模受限D.亳州成为丝织业中心
2018-03-0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
A.官营手工业B.民族工业
C.家庭手工业D.私营手工业
2018-03-0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在明代松江,“贫者必用绸绢色衣,(纱或熟罗)包头不问老幼皆用”。18、19世纪之交的浙江各地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普遍穿绸。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A.居民普遍从事丝织业生产B.居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居民的纺织品消费水平较高
2017-06-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
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
2016-12-12更新 | 320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一、二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私营B.家庭手工业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2016-11-27更新 | 305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
B.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
C.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
D.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