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记载,明代万历时濮镇“改土机为纱袖,制造绝工,濮袖之名遂著远近;……远方大贾携橐群至,众庶熙攘于焉往”。南浔、乌青、震泽、盛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反映了(     
A.市镇经济的繁荣B.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C.海外贸易的发达D.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2023-02-22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海外各国商人),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这可以用来说明南宋时期(     
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极力维护官方朝贡贸易
C.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D.重视外贸对增收的价值
2023-02-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史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对于国家而言,一味地压制商业,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同允许商业有一定发展,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

——摘编自冯葚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3-0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4 . 元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钞作为主币来发行,元钞不仅在国内广泛流通,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皆曾仿行元代纸币。元朝的这一做法(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B.强化了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C.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辐射力D.缓和了与周边国家的矛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图所示为12世纪时宋代印制纸钞的凸版(10枚铜钱的图画下放的文字:“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

材料二纸币在宋代的使用是有几个先决条件:首先,宋代经济的繁荣使许多行业的产品生产对铜和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其次,纸币的印刷技术已经很成熟,使得货币可以印制得很精良,而且在纸币上能印制出面值较大的数字。最后,关注货币制度的宋代学者很清楚货币具有支付和交换的功能,他们知道货币不是按照自己本身的价值,而是根据金或者银的价值来确定自身价值的。如叶适(1150-1223)所说:“然钱货或至神之物,无留藏急需之道,惟通融流转,方见其功用。”据他的看法,货币的功能就是使商品便捷地流通,而纸币相比硬币,能更好地履行这个功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德]迪特·库恩著,李文峰译《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纸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纸币在宋朝出现并使用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与下表记载的现象相关的是,唐代(     
记载出处
“唐荆南有富人崔导者,(原)家贫乏,偶种桔约千余株,每岁大获其利”李昉等《太平广记》
“农亩益去,人趋其末以为活”王钦若《册府元龟》
“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披砂复凿石,吃吃无冬春。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香田既慵研,稻田亦懒耘。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白居易《赠友五首》

A.商品经济的发展B.赋税改革的推行
C.高产作物的引进D.政治中心的南移
2023-0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宣德(1426—1435年)以后,民间交易多为银钞混用;正统(1435-1449年)初,征“金花银”实行田赋货币化,“弛用银之禁”,于是出现了“朝野率皆用银”。这一变化(     
A.有利于汇票“飞钱”的出现B.说明政府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
C.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D.导致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政府财政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清朝文献记载,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又称玉米)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这表明当时该处(     
A.人地矛盾日益突出B.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C.农产品商品化提高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之际,江南是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区,每年从华北地区输入北花,从湖广地区输入襄花。山东、河南等植棉区,由于不善织布,每年却要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而向江南等地输出棉花。据此可知当时(     
A.棉纺织业出现新生产关系B.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江南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里耶秦简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中记载有对官府经营交易考核的“市课”。秦法也规定官府必须派遣正式官吏从事商品交易,在交易过程中要有令史或令佐负责监督。由此可见,秦朝(     
A.重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B.重农抑商,打压商业活动
C.扰乱了商品交易的秩序D.强化以法治吏的治国方略
2023-02-19更新 | 161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