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于酒,历代禁的时候多,征榷(国家征收商品税与官府专卖)的时候少。但在宋代,不仅不禁反而以各种方式鼓励酒类消费,甚至出现勒令婚丧之家买酒或均摊于民户强迫买酒的现象。这主要体现了宋代
A.商品经济繁荣B.加强对市场直接管理
C.专制制度强化D.力图拓宽税收的渠道
2022-06-05更新 | 587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等校2022届等高三下学期名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明末清初,苏南许多布商“遣宾客,北走齐燕,南贩闽广”,苏南布匹在行销“秦、晋、京边诸路”的同时,还“走湖广、江西、两广诸路”。材料反映出当时
A.江南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B.地域性商人的活动比较活跃
C.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D.区域间长途贩运已形成规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不同时期政府收铜量的变化,据此可知
时间政府收铜量
唐宣宗大中年间(9世纪中叶)65万余斤
宋至道末年412万余斤
宋皇佑年间510万斤
宋元丰元年(1078)1460万斤

A.大宗商品的贸易发展迅速B.民营采铜业有了较大发展
C.纸币具备流通的社会条件D.政府经济调控力有所加强
2022-03-05更新 | 48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书·地理志》记载岭南地区“男子耕农,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番禺)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这说明汉朝岭南地区
A.盛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重视发展对外的商业贸易
C.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D.与各地间的交流活动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城市化进程开始B.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C.集镇经济的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22-02-28更新 | 5841次组卷 | 49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7 . 宋元时期,某物品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它是
A.丝绸B.茶叶C.瓷器D.棉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考古发现,明清时期漳州地区的漳州窑瓷器在国内古遗迹中非常罕见,但在海外,譬如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甚至在埃及却发现甚多。据此可知当时
A.世界市场有所发展B.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政府鼓励海外贸易D.漳州窑瓷器技术领先世界
9 . 西周周公订立“重市政,征商税,立泉府,同度量,谨门关”等相关商业法制,汉代武帝则推行以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为核心的商业法制。这些商业法制的出现,反映了统治者
A.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B.践行工商食官的坚强决心
C.实施以法治国的主观诉求D.协调经济利益的政策手段
2022-02-02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据统计,北宋初年,平均每个人拥有的流通钱币为17钱,而唐朝玄宗年间(公元752年)仅为6钱,到北宋中期时,更是增加到212钱。这反映了北宋
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B.铸币权已收归到了中央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