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
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
2016-11-27更新 | 20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下第一次质检历史卷
2 . 唐中期以后,“营金融业者之柜坊,益为社会所需要,同时商人皆感现钱交易之不便,竞以现钱存入柜坊而换用票据,于是票据乃与现钱同时流通于市面”。上述材料反映了
A.柜坊初起于长安,五代及宋时遍布各地
B.柜坊是封建政府设置的金融交易场所
C.柜坊兼具银行、客舍、邸店等多种功能
D.柜坊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出现
3 . 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体现了我国明清时期
A.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B.沿海城市的发展
C.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近代城市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
时间契约张数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
洪武至宣德年间(1359~1435)42宝钞27、布12、稻谷1、银1
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505)123布31、稻谷5、银99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
C.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
D.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C.大一统局面形成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出产“濮绸”闻明的濮院镇,四乡农家的经营重心己由农业转移到蚕丝织业.即从农业转移到乡村工业,而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这种变化表明江南市镇
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松弛
D.已经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统治者的偏好
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85年(明万历十二年)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88.4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1.8石米,米时价约每石0.5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约5.8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2.9万两白银。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明朝起止时间: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
①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沉重;
②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
③当年顺德县农民的粮食结余足以维持温饱;
④明朝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京师长安的商业区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分”。洛阳的商业市场有三市,“金市在大城西,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在当代不仅京师,一些名都和郡县也都设有市。下列关于汉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②城市商业活动比较繁荣
③政府开始鼓励商业发展④商品分区排列和出售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表明
A.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
B.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
C.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D.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