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曾“诏张洎改撰京城内外坊名八十余,分定布列,始有雍洛之制”。但“这只是一次模仿唐代首都长安与陪都洛阳坊市制度的形式,划定街区标明各坊区域,建小鼓楼,挂上坊名,却并无围墙,更没有东市、西市之类的市。”宋代城市建设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政府抑制商业C.恢复唐朝旧制D.社会治安良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016-11-27更新 | 4346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卷3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C.大一统局面形成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统治者的偏好
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
5 . 唐代实行科举制,但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是“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则“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B.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工商业者对政治形势的影响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江南城市的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
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
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
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