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这一现象说明
A.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B.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提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期票、信用证以及后来官方大量发行的纸币,适应了商业的发展。”材料中反映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是
A.金融业的发展B.坊市界限逐渐打破
C.海外商运发展迅速D.统治者开明的政策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辨机皆致之数万。
——《旧唐书》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于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
材料三:唐时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 (宋)洪迈《容斋笔记》
材料四:明初山西的民风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的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试”。
——《晋商兴衰史》
材料五: 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晋商兴衰史》
请回答:
(1) 概括上述材料中表明唐朝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3) 依据材料四,说明山西的民风从明初到明朝后期有什么变化?
(4) 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2016-11-18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春秋范蠡人称“陶朱公”,后成富商的代名词。下列有关商人的说法,你认为值得怀疑的是
A.战国巨贾吕不韦,居然做了秦国相国
B.刘宋时商人因不满政府限制交易曾经发生骚乱
C.明清时期民间对外贸易发达
D.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闻名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圆形方孔钱在我国一直使用到清朝,它最早出现于   (     )
A.战国B.秦朝C.西汉D.唐朝
2011-08-01更新 | 7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北宋时期出现纸币,元朝纸币使用盛极一时,明清时期却广泛使用白银。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都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③明朝广泛使用白银的原因是革除元代弊政 ④明清时期白银使用日益广泛,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011-07-14更新 | 8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张三正在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张三当时将使用哪种货币形式来支付学费
A.五铢钱B.交子C.白银D.开元通宝
2011-04-10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扬州工业产品主要有铜器、毡帽、丝织品、木器、药材、海味等。扬州铜器尤其是铜镜最为驰名。中宗时曾“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列并在镜中”。
材料二 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地,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往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七。
材料三 苏州地区棉纺织业发达。……所产紫花布、斜纹布等,都是质地精良的名品,吸引各地商贾贩鬻。……嘉定县罗店、安亭、外冈等市镇,大都是“商贾辏聚,贸易花布”的“巨镇”。……丝织业也是苏州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除设有官办的织染局等丝织机构外,大量的则是分布在民间的丝织业。……随着明代日趋衰落,而民间的丝织业日趋兴盛,代表了明代丝织业发展的主体。
材料四 嘉靖以后,苏州堪称天下第一雄郡。在周围长达40里的城区内,东部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手工业区,西部是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区。在东区,“半城大约机户所居”,这里“比屋皆工织作”,“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构成了一个丝织商品生产的新天地。
——《中国运河文化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扬州经济的特色并分析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
(2)苏州出现丝织商品生产“新天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为什么在明朝中后期苏州会出现这种“新天地”?
(3) 扬州和苏州的经济特色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011-04-06更新 | 5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