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期,朝廷招募百姓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统一收购。私自煮盐者受钛左趾的刑罚,工具和产品没收入官。这一做法
A.保障了煮盐业生产的规范性B.限制了商人势力的发展
C.增强了煮盐领域的竞争意识D.提高了百姓的就业机会
2021-07-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设市官,鲁谓“贾正”,楚谓“市令”,齐谓“市掾”,宋、郑、卫等国称为“褚师”。据此可知当时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官府重视工商市场管理
C.社会转型推动商业发展D.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杜佑的《通典》记载:“大唐令…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据此材可推断,唐朝时“坊正”
A.负责城乡间政令传递B.维护城内的基层治安
C.掌管官吏的业绩考核D.负责在坊内分配徭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时期实行严格的盐、铁、酒类官营政策。汉昭帝即位后诏天下贤良文学,问民间所疾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汉昭帝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政策。这一变化
A.实质是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策调整B.有利于推动西汉商品经济全面繁荣
C.标志着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重大转变D.推动私营手工业自由佣规模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朝隆庆年间,有重臣上书皇帝称:铜钱被废弃,白银单独通行,使得白银价格愈加昂贵,货物愈加低贱,办理漕粮折银愈加困难。有权势的人家乘银价低贱时收进,等到昂贵时卖出。此论
A.说明白银流通不利于商业发展B.反映出明朝财税政策的弊端
C.旨在抑制豪强地主的强取豪夺D.体现出维系自然经济的初衷
2021-07-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灭六国后,统一规定:货币分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关中及其他地方出土了很多半两钱,其轻重、厚薄大致相等。这一做法
A.遇到了六国民众的普遍抵制
B.保证了计量器具的准确与统
C.便利了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D.加剧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盘剥
7 . 下表为清代前期运河、沿海、长江诸关关税在全国关税总额中所占比例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分类康熙二十五年雍正二年乾隆十八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
全国关税总额122万两151.5万两459.6万两481万两
运河诸关税额占比(%)50.5%40.6%32.8%29.1%
沿海诸关税额占比(%)14.9%13.4%22.5%36.9%
长江诸关税额占比(%)30.6%32.1%24.9%28%
三者合计占比(%)96%86.1%80.2%94%

A.政府不断提高关税税率B.商品流通格局发生变化
C.沿海地区通商口岸增多D.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局面
8 . 《汉书・成帝纪》载: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永始三年(前14年)十ニ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材料可用于说明西汉
A.政权的不稳定性加剧B.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C.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D.治铁作坊的规模较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食盐很早就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岸人民很早就开始用海水制盐。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到齐国后,“便鱼盐之利,人民多归齐”。西汉初年,刘濞被封为吴王,他煮海水为盐,“国用富饶”。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置郡国均输盐铁官于广东南海。唐代宗宝应年间,户部侍郎刘晏设盐场于福建。河北一带的长芦盐区、江苏沿海的两淮盐区和两浙盐区,是中国古代食盐的集中产地。我国还产池盐、井盐和石盐,四种盐中,海盐产量最大,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春秋时代,齐国官府就直接经营盐产业生产和销售。汉武帝时,设置盐铁衙门,对盐铁实行专营。唐政府对盐业实行管制,由国家组织专卖,盐税从此成为国家财政的支柱。宋元明各代盐政,实质上承袭唐代专卖制度。

——摘编自王相钦《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食盐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政府对盐业管理的举措和作用。
2021-06-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国语.晋语》记载,晋文公即位之初,采取了“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等措施,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晋悼公时,又实行“国无滞积”“公无禁利”的政策,开放山泽之利,鼓励民众经营这反映出当时
A.官营工商业获得了长足发展B.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发展商业成为强国重要手段D.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