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据表可知当时
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单位:只)
时间厦门舟山广州澳门
康熙3年一康熙61年22145015
雍正元年一雍正13年1013810
乾隆元年一乾隆18年0117810
总计231415615

A.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B.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
C.沿海地区丧失了贸易自主权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
2020-04-2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工商业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受到西方影响,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2020-04-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闭关政策”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前实行的—系列对外政策的概括。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建立公行制度,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     )
A.根本旨在对付沿海抗清斗争B.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是朝贡贸易制度的特殊体现D.有效避免西方殖民国家侵扰
4 . 1755—1757年间,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北上,要求到浙江宁波等地贸易。此事发生后,清政府下令,欧美国家的商船“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这一做法
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5 . 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196年中,顺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实行比较严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雍正五年(1727)实行了部分地区海禁,总计39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欧美各国“在广州收泊贸易”,南洋地区的国家到闽、浙、江海关贸易。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A.闭关政策受政治环境的影响B.对外贸易基本处于开放状态
C.外来侵略左右政府贸易政策D.政府对海禁的执行较为不力
9-10高一上·广西柳州·期末
6 . 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依旧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
A.抵御外来侵略的必要性
B.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C.皇帝大臣的愚昧盲目性
D.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2019-09-04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铁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9-08-11更新 | 418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C.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D.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2019-07-24更新 | 271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历史情境,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汉代:张万挑着一担棉花到草市贩卖,并向草市尉缴纳交易税。
B.唐代:李有财在长安崇仁坊开了家邸店,并要求以交子来结算。
C.元朝:王发贵到京城进货时住进会馆,遇到了很多晋商和徽商。
D.清朝:赵得禄在广州十三行从事进出口中介服务,需要与洋商交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