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
2 . 乾隆十六年,清廷颁布上谕关闭泉州港、淞沪港,只留下宁波、广州口岸;乾隆二十年,又增加宁波港赋税,所有洋行及来往中国的海外商人皆被赶到了广州;乾隆二十二年,撤宁波贸易港只留下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一做法
A.是君权强化的体现B.意在防范西方侵扰中国
C.维护了领土的完整D.促进了外贸的持续繁荣
2022-03-17更新 | 43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朝(指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乾隆初年,洋行有二十家……至(乾隆)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摘编自梁廷桁《粤海关志》卷25《行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后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自1863年,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把持中国海关大权近半个世纪,他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管理制度与现代邮政系统。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

——摘编自黄天华编著《中国关税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的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史上洋人把持近代中国海关大权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关税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
4 . 清朝曾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一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对外贸易彻底断绝B.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D.有效地防范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5 . 有学者对元明清“海禁”政策的实施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3所示:
时期海禁时间开海时间
元朝约占13%约占87%
明朝约占25%约占75%
清朝(鸦片战争前)约占15%约占85%
对上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没有实施“闭关锁国”B.“海禁”遭受民众强烈反抗
C.元明清海外贸易并未断绝D.清朝实行“海禁”最为彻底
6 . 清朝历代皇帝都把广州贸易所获利益作为私人利益的重要来源,海关监督由内务府授权,负责把广州每年海关税收多达855000两的现银输入统治者的私囊,因此广州有“天子南库”之称。这种现象
A.使得广州保持着贸易开放状态B.表明闭关锁国未影响外贸发展
C.说明政府在财政上依赖于广州D.为近代海关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2022-01-21更新 | 788次组卷 | 1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
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
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
8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022-01-12更新 | 372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乾隆帝在位时,政府以发放牌照的方式允许获得资质的中国商人与外商交易。其后,“十三行”商人独享外贸之利,财富暴涨,号称“天子南库”,大有超过晋商、徽商之势。“十三行”商人的崛起得益于
A.经济重心的加速南移B.市场竞争激发的经营创新
C.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D.海禁政策带来的垄断利润
10 . 清嘉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该敕谕不能反映清朝
A.抱有天朝上国的心态B.欢迎英国定期朝贡
C.拒绝与英国扩大贸易往来D.统治危机逐渐显露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