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史料关于西周的土地制度有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这反映了
A.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2021-03-09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1)材料一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何种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结果如何?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11-14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4 . 春秋战国时期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日益破坏,其根本因素是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增多
C.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
D.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2019-06-1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6 . 《诗经-甫田》曾这样描述齐国的农业状况:“无田(佃)甫田(大田),维莠(杂草)骄骄。”。据此可知
A.战国时期战争相当频繁
B.井田制逐步瓦解
C.诸子百家有轻农思想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019-06-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8 . 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氏族公社所有制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9 .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出井田制实质的是(  )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2016-11-27更新 | 12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段考历史试卷
10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体现的土地制度是
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B.奴隶社会的井田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D.封建社会的均田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