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2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B.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
C.蒸汽机等机器的发明和应用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2020-02-17更新 | 10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A.海外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的发展
C.大工厂的确立
D.圈地运动的进行
4 . 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一书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属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因素有
①民主共和制度的最终建立       ②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海外殖民提供市场和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6 . 《国富国穷》中写道:18世纪以来,欧洲的有利条件在于,它们实际上同处一个互动密切的列国体系中,所以,它们本质上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技术熟练的工匠们如同学者和艺术家一样,把整个欧洲当成自己的家”。这反映了欧洲
A.社会环境的开放性
B.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C.贸易体系的平等性
D.经济模式的一体化
7 . 1600—1800年英国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英国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主要得益于
A.新型农业机械的广泛采用
B.新经营方式的促进作用
C.“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
D.《谷物法》的推动作用
8 . 下图所示为英格兰与威尔士城市化进程图,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奴隶贸易             ③工业革命            ④圈地运动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③④
9 . 从17世纪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革命中,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改革,如: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这场“农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在于
A.使“圈地运动”得以终结
B.为工业革命准备重要条件
C.推动贩卖黑奴活动的开展
D.促使对外殖民不断地加剧
10 . 在17到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
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