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如图分别是1700~1750年英国人口增长幅度与粮食产量增长幅度的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时期英国
A.人口流动方向发生重大变化B.人口、谷物增长利于经济转型
C.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D.谷物涨幅与人口涨幅同步
2 . 有论者指出,《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君主在力量上不足以压制整个社会。 社会力量的强大、尤其是商人群体的发展促使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正是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历史渊源。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国王丧失了社会控制能力B.各阶层社会地位发生巨变
C.商人群体是社会主体力量D.制度创新释放了经济活力
2020-07-04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27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3 . 18世纪英国社会下层民众生活水平较欧洲其他国家劳动者高很多。英国制造业工人经常可以吃肉,喝糖水,而且住的还不错,日常伙食标准很高。这一现象
A.成为殖民扩张的动力B.说明英国工人社会地位高
C.助推工业革命的进程D.源自英国均衡的产业结构
4 . 恩格斯说:“16—18世纪,几乎任何地方的手工工场工人都占有生产工具,如:织布机、家庭用的纺车和一小块在工余时间耕种的土地。这一切,无产者都没有。手工工场工人几乎总是生活在乡下,和地主或雇主维持着或多或少的宗法关系”。这一主要反映了
A.手工工场工人具有小私有者的特点
B.无产阶级开始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C.手工工场发展深受封建宗法关系的束缚
D.手工工场工人与无产者的根本区别是拥有个人财产
5 . 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A.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
B.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
D.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2019-09-05更新 | 962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四)文综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这里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C.非洲奴隶成就“工业化革命”
D.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2019-06-04更新 | 566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延吉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三历史阶段检测题9
7 . “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A.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生产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C.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2019-04-28更新 | 15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20十年高考真题历史分项-选择性必修2-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8 . 经济史学家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基本上是无意向性的、群众自发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不是由国家运用政治权利组织和推动的,这一自发经济现象首先兴起于英国当然有其社会人文因素。他们的依据是英国
A.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市场需求的增长
C.科学技术的大突破
D.君主专制的削弱
9 .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19-01-30更新 | 4213次组卷 | 129卷引用: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10 . 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一种独特土地制度,一端是一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在持续减少。英国农村发生的变化表明
A.英国封建租佃关系大量存在
B.英国农业生产力有较大进步
C.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D.英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019-01-28更新 | 334次组卷 | 15卷引用:考点28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