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840-1894年的54年间,增长还不到倍,年率不足1.3%:在1895-1920年的25年间,约增长47%,年率约1.6%。这说明了
A.列强商品倾销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B.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经济冲击作用明显
C.农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D.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2年,曾为李鸿章部属的郑观应、盛宣怀,向南洋大臣左宗棠禀请铺设上海至汉口的电报线,左宗棠以“不知电线为何物”及商人反对为由多次拒绝,沿江各省均秉承此意,使这一计划陷入困境。这反映出
A.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B.左宗棠为首的南方官员保守落后
C.官僚派系矛盾阻碍中国近代化D.西方经济侵略开始进入长江流域
2021-07-16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洋务运动期间推行的重要举措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事件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主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
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A.崇尚西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发展近代工业以自强
D.洋务运动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5 . 1873-1890年,中国洋纱进口量增加了21倍,绝大多数农户开始放弃纺纱的传统工序,改用洋纱织布。这说明当时我国
A.自然经济逐渐瓦解B.棉纺技术持续进步
C.外国洋纱侵入内地D.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6 . 1865年,左宗棠曾指出:“从前贼匪打仗,并无外国枪械,数年以来,无一枝贼匪不有洋枪洋火。本部堂自江西、安徽、浙江转战而来,各战夺获,为数不少。”左宗棠旨在说明
A.创办军事工业的必要性B.洋货倾销的危害性
C.镇压人民反抗的艰巨性D.改善军备的重要性
2021-06-04更新 | 4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压轴打靶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1867年中国出口茶叶1314千担,出口金额31123千关两;1894年,中国茶叶出口额1939千担,出口金额为33197千关两。27年间,出口量增加了近47.6%,但出口值只增加了6.67%。这反映出
A.中国逐步沦为列强原料产地
B.五口通商使中国丧失贸易优势
C.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D.列强利用特权加大对中国掠夺
2021-06-03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压轴打靶题)
8 .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重要物质载体,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普遍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赵永琪《中国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根据如图,概括中国工业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如图对其成因进行历史解释。
2021-06-02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1届高三考前热身押题(一)历史试题

9 . 1860年,曾国藩上奏清廷表示“吾方以全力与粤匪相持,不宜再树大敌”,主张“俟该夷(英法)就抚”。1870年,曾国藩奏曰:“道光庚子以后办理夷务,失在朝和夕战……遂至外患渐深……“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据此可知曾国藩

A.未能认清西方列强的侵略意图B.对外妥协的倾向有所转变
C.企图借助列强的力量发展洋务D.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2021-05-28更新 | 48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76年,丁宝桢由山东巡抚调任四川总督,鉴于"各勇营亦皆习用洋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价值既贵,而道路转运,费亦不赀,并恐不免有受洋行欺骗之事",奏准自设枪炮厂以供川军之用,1877年在成都设四川机器局。丁宝桢此举
A.有利于近代工业的自强自立B.使政府摆脱了对洋行的依赖
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时代潮流D.增强了近代工业市场竞争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