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在各个地区性集团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合作和协调,即使在这些大员调任他所——左宗棠在1868年赴任西北,李鸿章则前往天津,他们继续与其从前创办的企业保持着私人联系。”由此可知这些企业
A.造成中央权力的下移B.带有强烈的地方和封建气息
C.完全由汉族官僚垄断D.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范畴
2 . 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三个学堂的课程内容表,与这三个学堂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学堂1课程《圣谕广训》《孝经》、船舶驾驶、射击、指挥
学堂2课程经学(儒家经典)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
学堂3课程学员需通儒家经典、微积分、重学、汽学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022-01-24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长郡中学,长沙市一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针对近代企业在官商关系问题下的不同观点,据下表可知,两种观点
盛宣怀非官为维持,无以创始;若非商为经营,无以持久;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统治者富有四海,只须掌握政权,发挥商民力量,增加财政收入
A.都强调政府管理职能B.都提倡创办官督商办企业
C.都主张发挥商人作用D.都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22-01-08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60年代,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的洋务运动自始至终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晚于洋务运动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明治政府上台后面对500%的财政赤字,两年时间就印出了4800万日元的纸币,一举解决了本国工商业发展的资金困境。与日本相比较导致洋务运动资金短缺未能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尚未构建近代金融体系B.白银大量外流使清政府贫弱
C.巨额赔款导致政府财政困难D.近代军事工业发展耗资巨大
2021-12-25更新 | 50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七)历史试题
5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近代资产阶级理性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全面总结,他试图建构“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哲学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消灭个人意志的权力)和主观运动(个人意志的自由)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和印度可以说还在世界历史的局外,而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客观性和主观自由的那种统一已经全然消弭了两者间的对峙,因此,物质便无从取得自己反省,无从取得主观性。

——黑格尔《历史哲学》(1822年)


评析上述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观点。(说明:运用具体史实,用批判的眼光对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某一观点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中国棉花出口由1871年至1873年的8486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290417公担。同时中国棉纺织业中以洋棉纱代替手工棉纱的现象日益普遍。由此可见
A.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大B.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C.传统经济结构遭到破坏D.列强加快对华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840-1894年的54年间,增长还不到倍,年率不足1.3%:在1895-1920年的25年间,约增长47%,年率约1.6%。这说明了
A.列强商品倾销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B.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经济冲击作用明显
C.农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D.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021-06-09更新 | 7136次组卷 | 59卷引用:课时10两次鸦片战争及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光绪八年(1882年)三月初六,直隶总督李鸿章奏《为招商在上海试办机器织布局》折。光绪皇帝批复:“机器织布事属创举,织成则天下受其利,不成则商民受其累,且贻笑于外国矣!”慈禧在其后又加批示:“蚕桑为天下本务,机器织布害女工者也,洋布既不能禁,奈何从而效之乎?此事当审慎。”据此可推知
A.洋务运动缺少上层支持B.清政府帝后权争矛盾激化
C.小农意识阻碍中国近代化D.“中体西用”思想渐成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