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D.轻工纺织业
2019-01-30更新 | 117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60~90年代,欧美诸国进口物品总量及纺织品的输入情况表(以关平银两计值)

年份进口总价棉织品毛织品棉毛纺织品占百分比
1867年6930万1300万740万29%
1873年7410万1800万590万32%
1883年7360万1680万390万28%
1893年15130万2730万460万21%

材料二   在洋布畅销的情势下,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先是上海设机器织布局,后来湖北也设立了机器织布局,开始在本土生产机织布。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从1897年至1912年15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60家,从地域来看,北至奉天、长春,南到广州、闽候,东至上海,西到重庆,可谓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潮。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输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随着中国本土机器纺织业的发展,本土机织布因工价低、运费省等,成本和价格比舶来品更低,遂日益取代进口洋布,中国人购用“洋布”也更为方便和普遍。“洋布”作为对机织棉布的通称,与中国乡村仍普遍存在的自织土布并行存在。

——李长莉《晚清洋布衣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从英美输入纺织品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机器织布业的发展状况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3 . 在1875~1894年间的全部33家中国近代采矿业中,纯商办的只有1家,纯官办的9家,其余23家挂着“官督商办”的招牌,或多或少地同官府保持着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
A.民族资本在政府支持下获得初步发展
B.官僚资本侵蚀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族资本的发展受封建势力严重束缚
D.外国资本阻碍民族工业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光绪朝《东华续录》一书中记载:“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材料中提到的“新法”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制度
B.西方现代管理方法
C.机器生产
D.西方先进的思想
5 . 1890年,与西方相比,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而农业相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这说明当时
A.直隶地区的经济发展优于上海地区
B.上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新生产方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2018-12-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1865—1895)
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
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2019·江苏南通·一模
7 . 下图是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整理的“晚清时期生丝出口销售渠道”。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注释:“洋行”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A.生丝生产行业出现近代生产方式B.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
C.完全沦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8 . 1890年,与西方相比,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而农业相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这说明当时
A.直隶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上海
B.上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新生产方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D.男女工人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2018-11-02更新 | 1270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中国主要进口货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1870—1910年)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年份总值(1000海关两)鸦片棉纱谷物面粉烟草煤油机器铁路材料车辆其他
18706369343.03.00.040.1——0.09——————53.77
18807929339.34.60.10.4——1.2——————54.4
189012709319.515.39.60.9——1.63.20.3——49.6
190021107014.814.37.03.00.53.16.60.7——50
191056296512.013.67.74.82.01.84.71.53.848.1

A.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引进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D.外贸格局被国际环境所左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的相关发展状况,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
B.受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C.外商在华投资较多,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
D.因列强侵略,近代中国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