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以下是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该厂
1872年陈启源回国,在曾留学美国后在清廷任职的容闳帮助下,从美国进口当时较先进的蒸汽缫丝设备
1873年继昌隆缫丝厂在广东南海县兴办投产,第一年利润率即超过三分之一
1881 年南海县蚕茧歉收,手工缫丝者聚众闹事。地方官扣上“有伤风化”“易致失业”等罪名,勒令关闭。陈启源将厂迁址澳门,改名“复和隆”,继续营业
1883年陈启源父子发明一种既可足踏又可机动的小型缫丝机,解决手工缫丝者生计
1887年清廷承认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仍准照旧开设”

A.属于官僚资本性质B.属于官商合办性质
C.受制于时代环境D.开启中国近代化
2022·江西·模拟预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工业工人地域集中情况统计(1894年)

地域工人数/人占工人总数比/%
上海36 22047.75-46.40
汉口12 850-1335016.94-17.10
广州10 30013.58-13.20
天津3 080-41804.06-5.35
福州及其附近2 970-3 2403.92-4.15
九江1 0001.32-1.28
南京700-10000.92-1.28
汕头0090.79-0.77
厦门5000.66-0.64
其他7 630-7 67010.06-9.83
共计75 850-78 060100.00

注:此表仅包括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

——摘编自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895年)》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近代经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信息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清末中国棉布和棉纱进口量情况表
年代棉纱(1000担)价值(海关两1000)棉布(1000匹)价值(海关两1000)
18707018771443924877
188015234481356119735
189010811939216561425629

据上表可知,当时中国
A.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列强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
C.近代棉纺织业发展较快D.进口棉布在中国市场滞销
4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很多农村织户依据棉花、土布的比价,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或采用机纱、改进生产工具。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采用机器生产成为共识
C.农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2022-02-28更新 | 5052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展示了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或人物所在的地点。请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一个或一组地名,以“探索”为主题进行历史写作。(要求:紧扣主题,自拟题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1-02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棉花种植由西北和南方向渭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传播。我国人口数量在宋代有大幅度的增长,人口的大量增加,原有的丝麻等纺织纤维材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人口大量南迁,且人口密度大,江南人均耕地少,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棉花轻薄柔软价格较低。宋末元初,江南地区开始大规模植棉,棉花种植迅速普及。没有宋元时期江南植棉业的普及和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就没有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明代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被原料。

——摘编自史宏达《论宋元明三代棉纺织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织厂。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

——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局限。
7 . 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后,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却一度遭到政府的勒停。直到1887年,清政府承认陈启源的缫丝“属兴利之一端”,因而解禁。据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深受社会的影响
B.民族资产阶级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C.清政府决定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已经抢占了国际市场
8 . 如图为中国近代前期部分企业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
A.洋务运动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规模超过军事工业
C.政府重商政策推动工业发展D.分布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近代企业家在中国出现,直至20世纪初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中国近代企业家群体真正成型。中国人从一开始投身办企业,就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是近代中国复兴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近代实业家郑观应,先后投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此外他还集股开办造纸公司和开垦公司等。1880年郑观应编定刊行《易言》一书,主张向西方学习,鼓励商民投资实业,对不平等的关税政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1894年其所著《盛世危言》出版,首次要求清廷“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还主张习商战、兴学校。

卢作孚是近代企业家的典范之一。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1919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1926年成立民生轮船公司,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27年卢作孚到北碚后,陆续建成北川铁路、天府煤矿、三峡织布厂、中国西部科学院等;他在这里设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学校。1938年,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

——摘编自汪洋《近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等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企业家在中国出现的原因。提取材料的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主题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1-04-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近代棉纺织业产生时,只要因为随机而来的洋匠人手不足,就不得不"停机待匠";且办厂要同衙门各个关口打交道,“通一语,须钱也;行一牍,须钱也;求一见,亦须钱也”。材料旨在说明近代棉纺织业
A.在夹缝中产生和发展B.一直依赖于外国技术和资本
C.是洋务运动的副产品D.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1-04-19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