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与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年份国内工商业、交
通业及其他
钱庄外国洋行外国在华银行合计
1897年底7014124100
1898年底5111380100
1899年底850150100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1)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与个人因素。(不得照抄原材料)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通商银行的特点并作出简要评价。

2017-05-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2 .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产生
D.采用机器生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吕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材料二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为1.6亿多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的对华贸易额由1913年的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至309个。

——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继吕隆缫丝厂创办之初可能面临哪些因素的阻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017-05-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有人统计过,在1872年到1913年间,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18.3%,买办占24.8%。这表明我国近代企业必然会带有
A.封建性
B.集团性
C.垄断性
D.地域性
5 . 某学习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016-12-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鞍山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据你看来,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哪些政治变化?
7 . 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联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招聘女工风气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8 . 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A.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B.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9 . 下面为李文冶引用清末1888年5个地区的实地调查,计算出的土地出租与雇工经营的收益比较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加剧D.南方的土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