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021·江苏南京·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忻礼良1953年创作的《农村风光》。在稻田里,人们有的低着头插秧,有的挑着担送秧,有的扶着镢头休息。该作品
A.宣传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成果B.体现积极生产的劳动风尚
C.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D.突出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2021-05-10更新 | 750次组卷 | 20卷引用:考点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2021·重庆合川·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据此可知,影响该时期就业政策的主要因素是
A.重工业发展对人才需求B.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解放D.重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021-05-05更新 | 267次组卷 | 8卷引用:考点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2021·山东聊城·二模
名校
3 . 新中国面临四大课题,也是四大任务。一是巩固新政权,刷新旧国风;二是按既定目标,让新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促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长期以来“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四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寻找一条可行有效的道路。四大课题环环相扣,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列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稳定物价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2021-04-26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4 . 1951年5月,针对山西省委要求削弱农村私有经济的意见,刘少奇提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少奇旨在强调
A.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B.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C.新中国地主经济存在的合法性D.维护土地改革成果的合理性
2021-04-22更新 | 792次组卷 | 10卷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