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企业
2019-07-11更新 | 12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盘县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1986年《理论月刊》第10期载文《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党委书记工作的三个转变》,在国营企业引起热烈讨论。国营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现代企业
B.加快中外接轨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市场经济
3 .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2019-07-05更新 | 16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上学期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4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019-06-13更新 | 243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北京、上海
C.福建、广东
D.湖北、山东
6 .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农村实施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近年来,发端于贵州六盘水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已在多地启动实施。这两次改革
A.使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
B.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C.促进私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
D.利用市场激活农村资源
7 . 《激荡三十年》中写道在1983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许私人买汽车跑运输,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之后,“投机倒把”的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出现这种变化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央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地位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 . 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
B.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D.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9 . 下表记录了1978年至1984年中国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和粮食产量的变化

由上表可知我国
A.已经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质的飞跃
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效果显著
D.工业化建设获得了资金积累
2019-05-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10 . 下表土地流转政策历史发展概况
时间文件内容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七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C.推动现代农业的实现
D.改变了农业发展方向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