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4 道试题
1 . 分析下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019—2022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
A.城乡差别明显缩小B.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C.农村改革取得成效D.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2023-01-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五校2023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部分年份汽车生产量统计     (单位:辆)
年份汽车合计轿车载重汽车其它
198747253820865299356152317
198958693635450342835208651
199170882081055361310266455
19931296778229697623184443897
1995145269732546180009332714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反映出(     
A.载重汽车制动性能大幅提高B.交通设施滞后制约轿车销量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生产潜能D.汽车成为国民主要出行工具
2023-01-11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83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在改革试点中,重庆成为国家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对城市经济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这一改革试点立足于(     
A.先行探索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B.带动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和发展
C.增强国有企业和城市的经济活力D.理顺地方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责
2023-01-10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康德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

年代1978198519862007
初级产品53.5%50.5%36.4%5.1%
工业制成品46.5%49.5%63.6%94.9%

材料二

——材料—、二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
5 . 下图体现1978-1985年第二、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拉动的变化情况。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三线建设改善国家工业布局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
③对外开放迈出了重大的步伐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08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对内改革:
①农村突破:1978年________责任制在全国逐渐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和________增加。
②城市推进:1984年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________、实行________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2023-01-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材料

时间土地政策
1931
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基本内容有:规定无偿没收“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平均分配一切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禁止高利贷债务剥削,废除农民欠地主的旧债务,取消一切佃租契约等等。
1942
1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25%,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对富农的办法等同地主,故在实行减租减息后,又得交租交息。这就是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具体内容。
1947
1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为贯彻土地改革的实施,对于一切违抗或破坏本法的罪犯,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
1953
1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
1992
10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中央尊重群众愿望,积极支持试验,几年功夫在全国推开。废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

上表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内容节选。任选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是如何与时俱进的。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1-04更新 | 51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78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75.4%来自于工业,这一比重在1983年增至86%,之后逐渐下降,直至90年代有所回升并基本平稳。这反映了我国(     
A.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C.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现代工业发展滞后
9 . 下表《人民日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报道年份统计,该表反映出当时(     
年份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
报道数量247452844382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引起反响B.包干到户的方式得到了认可
C.民众对市场经济存在着质疑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已凸显
2022-12-27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画家詹建俊于1984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潮》。该画以仰视的视角刻画了一位顶天立地的青年农民:他手扶铁锹,昂首挺立,目光坚定而自信,神情豪迈。其背景是绿潮涌动、充满着希望的田野,被春风掀起的上衣弧线与身后绿潮的旋涡形成呼应。该画(     
A.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新风B.倡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宣传了市场经济取得的成就D.呼应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