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1992 年 8 月,美的实行股份制改革。2001 年,顺德政府出让所有股份,解决了困扰美的多年的“产权问题”。2016 年美的集团首次上榜世界五百强企业,2020 年跃升至 307 位。由此可见,美的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D.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2 . 下表是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2年~19781978年~19951995年~1999
GDP6.1%9.9%8.3%
农业2.1%5.1%3.7%
工业11.5%12%10.3%
服务业5.5%11.8%8.2%
劳动生产率3.5%7.1%7.3%

——摘编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记录》


运用材料和正确方法,绘制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的折线图,并对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变化分别加以说明。
2021-05-17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4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2015年中国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


——据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与2016年《人口与就业年鉴》


(1)指出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比重的变化趋势。
(2)任选一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进行原因分析。
2021-05-13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7人口问题和人口迁移
4 . 陈云1979年3月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手稿中“市场经济”的用语在收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82年出版)时改为“市场调节”。但在1995年《陈云文选》再版时又根据作者的意见,重新改回“市场经济”。这一用词的变化,说明
A.对于“计划”“市场”两种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B.中共十四大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的理论指导深化了认识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成果体现
2021-05-12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5 . 20世纪90年代,我国沿边省区的会展经济开始出现。到2008年,我国已经形成了遍布东北、西北和西南三大区域的五个国家级会展。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
C.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D.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
2021-05-12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6 . 1992~2002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由1543万户发展到2378万户,资金数额由60!亿元增长到3782亿元,从业人员由2468万人增加到4748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B.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
C.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变化D.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2021-05-12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 . 下图反映了2001年和2017年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现象
A.揭示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B.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
C.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产生的影响
8 . 1992年,一篇记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时所做重要谈话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此后改革开发取得的新发展是
A.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B.在粤、闽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C.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1-05-10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9 . 以下三则材料选自1956、1982、1992年的我国政府的工作报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物价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要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以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今年以来各地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总的来看情况是好的。国营牌价没有大的变动,有些品种的价格还略有下降,今年一到九月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同去年末持平。今后几年中对少数极不合理的商品价格要作有升有降的必要调整,以利于生产的发展,但这种调整也必须在保持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材料二   在农民生活的改善方面,主要的办法是帮助农民增加生产,增加收入,不使农民的负担过重,并且使工业品和农业品的价格保持合理的比例。关于国家帮助农民迅速发展生产的情况,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农业已经合作化以后,为了使农民能够增加收入,除了增加生产以外,还需要合作社有正确的分配政策,这就是说,不要从生产所得中拿过多的部分用在生产费用、公积金和公益金方面去,而要尽力保证最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逐年有所增加。

材料三   与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相比,我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全国各族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出现了新的局面。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指出三则材料对应的年代,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说明理由。
2021-05-09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10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2001年,党内曾把这一阶层界定为“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4年,十届二次人大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写入宪法。这一变化
A.说明了我国已经消灭了阶级斗争B.体现出理论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
C.折射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D.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时代变化
2021-05-06更新 | 84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