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为此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08-1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湖南省怀化市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模拟题历史试题
2 . 对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有人认为: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是打地基、搭框架的,提供了一套毛坯房:而邓小平他们则为这座房子进行了基础装修:现如今我们所做的,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精装修了。依据材料所述,下列有关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1958年底,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197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1995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3 . 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4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基本实行计划内商品价格单轨制;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起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双轨制;2014年,我国农产品领域实现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价格体系变化本质上反映
A.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B.完全实行由行政来配置资源
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5 . 前不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再一次接受央视记者水均益的采访中说过这样一席话;70年代至今我常来中国,这次到来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30多年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设立经济特区
D.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6 . 学者郑永年提出:“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强大的改革新动力,而且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新的方向”主要是指
A.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 .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2019-06-13更新 | 49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年山东莘县高一下学期学分认定联合考试历史卷
8 .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9-06-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9 .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当时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2019-05-18更新 | 1249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样题历史试题
18-19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10 . 从“北漂”、“南漂”到“贵漂”,大量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创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实早在1992年,我国就出现了一次以下海经商为特征的创业浪潮。当时出现创业浪潮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确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完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