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
B.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D.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2 .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B.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C.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国人共识
D.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增加
2019-05-10更新 | 641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
A.包产到户
B.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
C.产品完全由农民支配
D.土地可以自由支配
2019-05-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文革”结束后,首先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是
A.山东省和安徽省
B.安徽省和四川省
C.四川省和山东省
D.安徽省和江苏省
2019-05-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84年,中央决定延长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规定一般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可以更长一些。同时还规定,社员在承包期内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的,可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这些规定
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C.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加强了集体对生产的管理
6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专业户、经济联合体和乡镇企业,扶植农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等第二、三产业,使农村经济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据此可知,当时
A.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
B.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村
C.农民生产自主权得到保障
D.市场化方向成为普遍共识
2019-04-2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建国后某农村某一时期的票据部分,对票据所反映的生产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注:承包产量、应征农业税任务数、主粮单位为斤)
A.反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有力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体现农民土地的小私有属性
D.大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8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大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中国政治力量在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大致维持了自我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于社会力量的能力。中国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于中国超越西方具有决定性意义。该观点认为
A.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三力平衡政治引领是中国崛起的保障
C.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影响政治和经济
D.资本力量创造了财富增长的世界奇迹
9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
A.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 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