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以人民公社为基础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公社重新改建成乡镇,将生产队大队改建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村民委员会。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2021-05-1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重庆市永川地区在1978年农民纯收入为37元,1980年增长至95元,1985年增长到303元,是1978年的8.2倍,1988年再次增长到495元,是1978年的13.3倍。这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农业现代技术革命性发展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 .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2021-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58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4 .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这种变化
A.为城市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缓解了城市商品粮紧张问题
C.改变了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D.有利于农村改革探索的深入
5 . 据《长沙市志·第十一卷》记载,长沙市稻谷年总产量1949年为6.94亿公斤,1966年为10亿公斤,1978年为15亿公斤,1983年为25亿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1978-1983年长沙市稻谷年总产量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的撤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的改革
6 .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决定旨在
A.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B.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7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农民没有对土地的自由处置权。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定程度上
A.有违效率与公平的原则B.便于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C.转让权不受外来的干涉D.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择业
2021-03-05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农业机械需求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为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图表反映了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俅有量变化示意图
A.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敁巨大
C.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D.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2021-01-21更新 | 25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辽宁历史高考变式题
10 . 1982年,浙江缙云县粮食总产量26060万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收入8109万元,比1978年增加40.5%,多种经营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一批年收入万元钱、年售粮万斤、年产蚕茧超千斤的先进典型户。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A.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建立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性变化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