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在南方的“特区”行走了10年后,一个有着全新内涵的地域名称“新区”,被书写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这里所指的新区是
A.上海浦东B.长江三角洲C.天津滨海D.珠江三角洲
2 . 邓小平说:“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由此可知,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A.是中国经济开放区发展的结果
B.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C.更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D.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 . 1992年初,中央给上海扩大5类项目的审批权,同时给予了上海5个方面配套资金的筹措权。3月,国务院批准海南吸收外商投资、开发建设洋浦开发区,批准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为开放城市。这些现象反映出
A.改革开放不断深入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4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是
A.四大经济特区设立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浦东的开发与开放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1-06-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20个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协定优惠安排扩大进口。”这体现了当前我国
A.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B.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D.正在开辟新的经济特区
6 . 观察下图,中国占全球进出口额的比例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D.“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
7 . 用“春天”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地区开放,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B.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C.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温州市,有各地客商、民工去匆匆
2021-08-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在今天的上海已经不存在了。这主要是由于
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B.沿海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辟D.浦东的开发开放
9 . 1987年日本那霸开辟为自贸区,1989年泰国谢布省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这些开放从时间、规模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意味着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为应对这一情况,我国
A.设立大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做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地区的决定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D.开放宁波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0 . 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D.开放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