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推动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B.允许上海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C.给予上海浦东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D.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20-12-11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 .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面对困难坚韧顽强,砥砺前行。回首过去,1990年同样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下列选项中发生在这一年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C.中英签署联合声明D.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3 .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有一战略举措在空间上处于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的地域交汇点上;在时间上处于80年代初到世纪之交的历史关节点上。这一战略举措是
A.建立深圳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020-10-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评考试历史试题
4 . 邓小平说, 过去十年的改革开放,都是对的。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重要的是,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为此,邓小平做出“重大决定”应该是
A.创办第一批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0-09-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5 . 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和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这一举措
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B.为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作了奠基
C.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求
2020-09-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列材料摘自电视剧《暴风骤雨》《平凡的世界》和《大浦东》剧情片段

①(东北松花江畔一个小村子叫元茂屯)警察署实际上是日军的一座物资中转站,抗联的任务就是拿下这座中转站。抗联的魏队长连夜带着大家潜藏在警署不远的小山丘上,刘胜便是奉命前去侦查消息的。刘胜归队后,向魏队长他们详细地讲解了警署的情况,魏队长做了周密地兵力部署。

——摘自《暴风骤雨》第一集

②萧队长和秋兰商量批斗杜善人家的事情,萧队长觉得杜善人没有血债,可以先不批斗他,直接进行土改。秋兰关心秋草将来的际遇。萧队长告诉秋兰,元茂屯因为批斗地主不够狠,屡次遭到上级的批评。秋兰见状很是为难。

——摘自《暴风骤雨》第44

③最让少平感动的是告别时,润叶留给少平的钱和粮票;最重要的是,润叶让少平捎句话给他哥少安。

——摘自《平凡的世界》第一集

④对于企业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徐敬之不主张上海发展的太快,赵国平和他的观点截然相反,两人就此展开了辩论。散会后,医药厂的厂长找到了徐敬之,请他为医药厂改制的问题指条明路。徐敬之劝他一定要慎重。赵国平提出,或许他们可以搞一个厂长竞选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企业活力,也能让所有员工看到希望。

——摘自《大浦东》第三集

⑤赵国平说浦东的经济发展前途不可限量,这将会是上海经济腾飞的里程碑。赵国平邀请吴一白与自己同行,亲自去浦西与研究小组的成员一起交流。

——摘自《大浦东》第九集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宋元之际甚至一度取代广州而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明初洪武三年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以“禁通番”为主旨,失去主动招徕贸易之职能;加之晋江流程短而不便,难以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泉州的对外海港地位也随之大大削弱。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放以后,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非常快。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泉州对外海港地位削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开发开放浦东的意义。
(3)综上所述,谈谈你从泉州、浦东经济地位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2020-12-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19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8 . 到2001年,中国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万多个,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均首次超过50%。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投入生产,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材料反映了我国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对外开放地域迅速扩大
C.外资在市场占主导地位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2020-11-18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名校2019年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历史
9 . 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A.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
10 . “100年中国看上海,30年发展看浦东”。下列关于浦东开发和开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B.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C.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D.是在“南方谈话”后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