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创作于1931年的漫画《废历新年的学生》。作者旨在说明近代中国
A.服饰变迁中的中西合璧
B.教育改革中的责任归属
C.习俗变迁中的社会纠结
D.物质生活的近代化进程
2019-03-27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4月16日 《每日一题》 必修2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水下考古图片,这表明
A.军舰官兵的生活受西方影响
B.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
C.通商口岸出现西式餐饮
D.军舰官兵的日常生活已经全盘西化
3 . 光绪三年(1877年)九月十九日,《申报》以《台湾新置电线》为题报道:“从台湾府至打狗之电线,业已造成;每日有消息往来,甚为利便”。此报道说明
A.电话已传入台湾
B.台湾邮政事业得到发展
C.台湾有人已使用电灯
D.台湾已经出现有线电报
2019-03-24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4月18日 《每日一题》 必修2 近现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反映出当时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
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
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
2019-03-22更新 | 47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4月21日 《每日一题》 必 修2 每周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019-03-19更新 | 9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二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农村家庭的消费资料仍有一半或更多来自自家的农产品,以家长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居多。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请求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等

材料三   1950.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初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

——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西方传统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社会因素。
(3)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
2019-03-17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4月20日 《每日一题》 必 修2 周末培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随着新兴的娱乐方式一电影遂步进入上海民间,1911年6月,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明文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移风易俗男女平等
B.民国政府规范娱乐业
C.社会崇洋之风盛行
D.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到19世纪90年代,“向时华人鲜过问”的西餐出现了“裙屐少年,巨腹大贾,往往携姬挈眷,异味争尝”的局面,到番菜馆就餐也成为当时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这反映了
A.当时国人普遍崇尚西方文化
B.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国民生活
C.中西合璧充斥社会生活领域
D.追新慕异已是当时的主流文化
2019-02-15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4月21日 《每日一题》 必 修2 每周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王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2019-01-30更新 | 1081次组卷 | 27卷引用:专题10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之:第二次工业革命-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核心课节真题汇编
2010·上海·高考真题
10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019-01-30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能力综合运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