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不断变迁。观察如图所示物品,判断其最早应该出现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后D.清末新政时期
2020-06-28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面对列强对中国电报主权的掠夺和步步进逼,清廷先是百般阻止。阻挡无效后,1867年总理衙门表示:“将来如有可以兴办之处,中国必当独立经营,即多费重资,亦所不惜。”这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决心
B.西方各国创立电报的成本高
C.外来文化刺激了晚清电报的引进
D.总理衙门开启了中国电报业先河
2019-12-08更新 | 22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10近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的电报历史可追溯到1871年4月18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开设电报业务,从此拉开了中国电信历史的序幕。然而“清廷将外来的电报视作异端邪教”,直到10年后,我国才有了第一条民族电报线。这说明
A.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了社会发展
B.电报超越了近代中国的需要
C.当时中国开始出现近代通讯方式
D.近代通讯不利于清政府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A.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
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
C.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2019-05-18更新 | 700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9年,李鸿章鉴于“各国以至上海莫不设立        ,瞬息之间,可以互相问答”,深感该物“实为防务必需之物”,当即雇佣丹麦技师,自大沽口北塘海口炮台至天律架设,试通军报,结果“号令各营、顷刻响应”。横线处应该为
A.电话
B.邮局
C.民信局
D.电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A.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B.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
C.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
2018-09-30更新 | 138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B.电报
C.邮寄信件D.电子邮件
8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
铁路1825年1876年1906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

A.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同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这表明盛宣怀主张,中国如果要真正发展近代电讯事业,根本在于
A.引进西方近代电讯技术
B.适应网防建设的需要
C.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求
D.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
2017-09-06更新 | 209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