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镖局的源头之一是明万历末年至崇祯初年,到松江府贩卖标布的“标客”与“标行”。商旅给镖局交纳一定的保险金,镖局便会派镖车护送旅客出行。随后镖局开始代运现金,以解决商人携带现款的困难,并由此衍生出票号。中国传统镖局的出现,一是因经济长足发展而带来的自由商旅时常结帮远行天下,二是因商人经商途中会遇到劫盗。前者是经济的繁荣与发达,而后者是为保证旅途的安全。两者的自然结合,方有镖局的诞生。

——摘编自陈宝良《中国古代镖局的起源及其兴盛》(有改动)

材料二   1896年大清邮政开办,新式邮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同时也满足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鸦片战争后,列强借口便利本国侨民通信:擅自开设了各自的邮政机构:客邮。1906年外国在华客邮有65家,1915年增至344家。客邮的设置严重侵犯了中国邮政主权。1914年中华民国加入万国邮联,国际邮件可以直接传递,无需再借助客邮。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撤销客邮",1921年外交部正式照会美、英、法、日四国,撤销各国在华客邮。

——摘编自胡中升《中国近代新式邮政兴办成功的原因探析》(有改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代镖局与近代新式邮政体现出的不同特点,并简析中国在近代不断争取邮政主权的意义。
2 .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事件
1872年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1873年汉口出版《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
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
1932年国际无线电报开设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时其部分轮船已装上内燃机
②《昭文新报》创办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③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
④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从平面到立体的演进
⑤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18211850)年间,英国人开始在香港设立邮局。其后,与中国通商各国,亦各在中国设有邮局,以为外侨传递消息之用。1876年,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始建议创办邮政。1878年,始于北京、天津等地先后设送信官局,以赫德主其事。1890年,各通商口岸继续将邮局推广,其办法是以每一海关区域作一邮务区域,各海关税务司兼充邮务司。其后关于邮政之管理,专派一邮务长充任,而仍驻于总税务司公署,归总税务司节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邮政面临着新形势下社会大众迸发出的巨大用邮需求。邮电部认识到,中国邮政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19796月,国务院对邮电管理体制进行新的调整实行邮电部和省(市、区)政府双重领导、以邮电部为主的体制。1981年,邮电部作出“关于加强干线邮政运输工作的决定”,组建了16个跨省干线车队,新辟邮路37条,月增运力13万袋……此外,诸多邮政新业务也应运而生。19801984年,分别开办了国际和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86年,北京、天津等12个城市试办邮储业务。

——摘编自朱晓东《中国邮政跨越时空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邮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创建于民国初年的福新面粉公司,在全国多地设立麦庄。“各地麦庄收麦的价格、数量和什么时候开始收购,都听命于上海总公司麦务部的指示(一般用电报),而总公司麦务部对各地麦庄的指示亦用电报”,这已成为传统企业向现代转型的主要参数之一。这说明
A.民族企业市场意识觉醒B.电报利于推动近代企业的转型
C.近代企业制度逐渐完善D.电报成为商家生财的物质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电报学堂,开设了电报实习、基础电讯问题、电力照明、英文等诸多课程。电报学堂原计划在1883年停办,但事实上一直办到1900年前后。电报学堂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衰落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社会发展的需要D.近代工业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晚清重臣张之洞曾上奏称:“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也,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中国何时开始改变此现状
A.1866年B.1872年
C.1877年D.1906年
2020-11-05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不断变迁。观察如图所示物品,判断其最早应该出现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后D.清末新政时期
2020-06-28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为1893年汉口租界工部局设立的汉口书信馆( Hankow Local Post Office,即汉口商埠邮局)发行的邮票,图上是一位挑运茶叶的农民。这可以用来说明
A.茶叶贸易在汉口具有独特地位B.租界当局主导了武汉的近代化
C.个体劳动仍是生产活动的主体D.中西文化融合成为了社会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面对列强对中国电报主权的掠夺和步步进逼,清廷先是百般阻止。阻挡无效后,1867年总理衙门表示:“将来如有可以兴办之处,中国必当独立经营,即多费重资,亦所不惜。”这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决心
B.西方各国创立电报的成本高
C.外来文化刺激了晚清电报的引进
D.总理衙门开启了中国电报业先河
2019-12-08更新 | 22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10近现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国的电报历史可追溯到1871年4月18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开设电报业务,从此拉开了中国电信历史的序幕。然而“清廷将外来的电报视作异端邪教”,直到10年后,我国才有了第一条民族电报线。这说明
A.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了社会发展
B.电报超越了近代中国的需要
C.当时中国开始出现近代通讯方式
D.近代通讯不利于清政府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