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我们必须)给农民提供他们所迫切需要的机器和工具,大规模地投资电气化和灌溉工程来满足农业的需求”;1927年,在联共(布)十五大上,斯大林提出“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如果不这样,“就不能真正推进集约耕作和农业机械化”由此可见,斯大林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是(     
A.新经济政策的巩固与延续B.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政策依据
C.余粮收集制的调整与充实D.对列宁电气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3-02-28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1928年和1940年苏联部分产品产量对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苏联(       

产品

钢(万吨)

煤炭(万吨)

石油(万吨)

棉织品(亿米)

谷物(万吨)

1928年

425.1

3551

1160

26.78

7330

1940年

1831.7

16592.3

3110

39.54

9564

增幅

326%

368%

168%

48%

31%

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C.改革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减弱
3 . 下表所示为部分国统区学者对苏联的“五年计划”的部分看法。这些看法(     

时间

学者

看法

1936年5月

漆琪生

“轻工业全般的(地)停滞不进,乃是第二次五年计划的缺弱的部分,关系苏联民众生活内容之改善”

1936年12月

袁孟超

“是在全国人民极困苦的生活中进行的”

1937年5月

林雄九

“食料品和生活必需品,颇感缺乏,国民不得不度其低度的生活”
A.体现了政府的反共立场B.否定了苏联的建设成就
C.继承了传统的农本思想D.指出了苏联模式的不足
4 . 下表 是1937-1950年美、苏、英、德四国经济数据表。据此判断,表中①是(     

年份

项目

国家

1937年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1950年

原油产量

37.9

1.1

266.7

钢产量

27.3

12.1

87.8

16.6


A.美国B.德国C.英国D.苏联
2023-02-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分析由“直接过渡”转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0年,苏联的外宾商店,通过向外国游客出售古董、在苏联港口为外国海员提供补给,换取外汇。1931年,外宾商店向苏联普通百姓开放,他们可用沙皇金币购买商品,也可使用日用金器、白银、宝石、外汇现金以及境外汇款进行交易。据此推知(     
A.苏联开始推行市场经济体制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亟需资金积累
C.苏联经济遭遇西欧国家封锁D.大萧条造成了对苏联经济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前苏联1950—1979年间大学生总数增加31倍,其中“电子技术”、“电子仪器制造和自动化装置”等专业的学生增加 236倍,而化工专业的招生从1966年的28万人减到1975年的193万人,轻工和食品工业的某些专业也相继减少。这说明此时期的苏联(     
A.工业化发展模式引领着人才培养B.在教育领域中逐渐打破斯大林模式
C.招生调整受“战略防御计划”影响D.始终把尖端科技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2023-02-14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 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

材料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

轻纺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
美国71年(1790—1860)66年(1860—1925)31年(1925—1955)
日本40年(1880—1919)36年(1920—1955)24年(1956—1979)
中国18年(1978—1995)16年(1995—2010)11年(2010—2020)

——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

材料三二战后出现了若干引入注目的新趋势:一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系列国家变成或正在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西方工业国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工业化的意义。
2023-02-14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严格执行新经济政策B.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C.调整了计划经济体制D.人民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
2023-02-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拥有年产5万台履带式拖拉机的生产能力。平时以制造拖拉机等机械装备为主,战时承担国防工业制造坦克的任务,成为坦克制造基地。材料说明苏联工业化(     
A.重视基础工业发展与国防之需相结合B.强调企业自主经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C.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排斥市场经济D.为保障工业资源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
2023-02-09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