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俄罗斯通史》记载:“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这反映出当时苏俄推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发展家庭农场
2020-07-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2 . “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材料描述的政策(   )
A.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D.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农民耕种
2020-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   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征集额”和“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相关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列宁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为实践这些观点推行的经济政策。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新型现代化途径”的主要特点,简要指出1978年以后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修正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2020-04-18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4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滋味吧!”这表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政策是
A.土地改革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
2020-03-1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1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必修)
5 . 阅读下表,“1920~1921”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比后面几个时期都要高,其主要原因是
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2020-01-06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一)
6 . “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下列属于“苏维埃的初年”实施的农业措施是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义务交售制
7 .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用改善生活鼓动人们去前线。理由是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并且,他们正计划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该时期国家获取粮食主要通过
A.余粮收集制B.组织集体农庄生产
C.征收粮食税D.市场购买农民余粮
8 . 列宁高兴地认为:“我们通过粮食委员会的机制来筹集,我们凭借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筹集,以固定价格来筹集,通过在农民中分配而不是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来筹集——这就是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路。”列宁找到的这条路
A.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C.是战时形势下苏联对农业的调整
D.是对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9 . 著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这一镜头再现了苏俄国内战争期间红军和城市居民缺粮的情况。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
2019-07-16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