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主业是电话和通讯业。20世纪60年代合并了120家工商企业,在海外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扩大到食品、纺织、化纤、建筑、旅游、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部门。这表明
A.跨国公司主导世界经济B.电讯业引领其他产业
C.发达国家转嫁经济风险D.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2 . 1990-1999年有关国家或地区实际GDP年均增长率
中国10.5%平均7.1%英国2.07%平均2.4%
中国香港4%法国1.97%
韩国6.6%德国1.98%
新加坡7.2%美国3.4%

上述统计数据说明
A.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快于发达国家
B.东亚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
C.欧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缩小
2021-12-15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近年来,由G8到G20,新兴经济体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就国际金融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金砖五国机制日渐常态化、实质化,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组成“争常四国”联盟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这些现象表明了
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主导地位B.世界权力版图正在逐渐改变
C.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D.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均衡分配
2021-07-02更新 | 35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学考历史总复习模拟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发展中国家要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获得紧急贷款或其他信贷必须进行特别的改革—一开放市场、消除投资管制、由世界市场来决定利息和利率、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取消补贴等。这一改革要求(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互联互通
B.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C.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的风险
D.推动了美国主导的贸易机构全球扩张
5 . 商品贸易从古到今的变化与延续,呈现出不同时代商品贸易的核心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商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史选择性必修2

材料三   1995年世贸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以中国为例,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加到超过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中外历史纲要·下P135


(1)材料一是清朝出现的新经济现象,请分别简述一下,并据此分析此阶段经济特征。
(2)请写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历史时间,结合所学材料二中“商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9世纪中期后的中国有何表现?
(3)阅读材料三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及意义,并进入21世纪,世界贸易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2-05-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战后,大量劳动力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流入西欧、北美洲、大洋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和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东欧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B.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平衡发展
C.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顶峰
D.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改变着劳动力结构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认为美国对外的“有限资源”应该按“欧洲第一”的原则进行配置。他对马歇尔计划只是通过对欧经济援助而培植“地方自然抵抗力量”的要求不甚满意,按他的设想,对欧经济援助在帮助欧洲重建的过程中也要为美国拓展欧洲资本与工业制造品市场起到推进作用,而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欧“政治一体化”,便具备这样的功用了。因此,通过控制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盛顿便可在欧洲形成“让苏联人出去、让美国人进来、使德国人被压住的态势”。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戴高乐执政。对美苏称霸世界的局面非常不满。戴高乐政府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抵制和摆脱美国的控制,于1966年退出北约。

——据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等整理

材料二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化了,世界经济生活日益表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愈益尖锐,使得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有一定经济互补性的国家之间纷纷走上了区域集团化道路。

——赵莉《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动因。结合所学,简析法国退出北约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列举一个中国为成员国的区域经济集团。
2022-03-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但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南北差距扩大、地区冲突不断、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猖獗等一系列问题。这集中说明
A.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已刻不容缓B.应通过国际协作减缓全球化进程
C.发展中国家应注重保卫经济安全D.各国应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十年之后,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引发的金融风暴恶化,演变为一场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席卷全球的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上述金融危机
A.打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反映了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
C.体现了现代国际金融的风险性D.对中国经济发展未产生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一朵蓬松、轻盈、洁白的棉花,串联起横跨数百年的世界近现代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1世纪之前,当时世界上只有南亚、东非以及美洲中部生产棉花,此时棉花产业发展非常缓慢。15世纪,随着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整个世界走向了转折点,而且欧洲人发现了日后成为世界棉花的重要产地——美洲。1497年,当达·伽马成功绕过好望角,打通印度新航线的时候,印度的棉花加工技术也传入欧洲,欧洲有了重塑全球棉花网络的可能。伴随着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到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的南亚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棉花作物的发源地。印度曾长期占据着全球棉花贸易的主导地位。17世纪末,印度控制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纺织品贸易。工业革命后,英国棉布对印度的冲击巨大,在极短的时间内击垮了印度本土的制造业。马克思评价:“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摘自【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等内容

材料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日益突出。20213月,H&M、耐克等多家企业因抵制新疆棉花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众怒。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发声谴责,国内明星宣布终止与涉事企业合作,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纷纷下架相关产品。有评论认为新疆棉花事件是西方国家打压中国崛起,掀起的新一轮棉花战争。该事件值得深思,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

——综合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内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棉花帝国逐步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应如何评价英国对印度的侵略?结合所学写出甘地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