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我们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证明全球气温上升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不断积聚引起的。国界对这些气体来说是不存在的,碳在哪里排放出来,影响都是一样的。”据此推断,他的主张应该是(     
A.征收惩罚关税B.推进跨国合作C.加快产业转移D.加强国内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小布什政府推动新加坡议题,奥巴马政府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他们推动的“高标准”规则内容大致相同,都包括市场准入与竞争、外资的保护和服务业开放等规则。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出现逆转B.全球经济良性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C.经济区域集团化获得新动力D.世界贸易自由化壁垒进一步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奈斯比特《大趋势》中指出:“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愈来愈互相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即将来临。简而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作者旨在说明
A.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B.经济全球化促进民族化
C.民族文化逐渐走向独立D.民族文化依赖全球经济
4 .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材料一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出现两次高潮: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传播过程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等

材料二   如图



图1:1901年辛丑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图2:2021年辛丑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1)列举宋元时期我国传入欧洲的科学技术成就两例,并指出“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两个辛丑年不同局面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的“单边主义”“贸易战”“科技战”等逆全球化现象,我国该如何应对,请提出你的良策。
2022-03-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近期,美国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相关数据,并表示如企业不愿交出,则会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迫使他们分享信息。材料反映了
A.世界经济已完全融合B.合作取代对抗
C.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D.经济霸凌主义
6 . 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独立后,现代化成就显著。但是依然不得不面对诸如:过度依赖出口贸易、巨额外债、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边界和民族矛盾等问题。为走出上述困境,发展中国家
A.参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合理调整国内经济结构
C.健全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监管D.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是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

——摘编自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阅读材料,围绕“经济全球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1973年世界最富国与最穷国的收入比例为44:1,1998年这一比例为74:1;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从1987年的12亿增长到了2000年的15亿。这表明
A.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D.世界现代化进程加快
2021-07-16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5世纪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是一次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大发现;当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被誉为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是经济地理大发现。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加速了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B.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C.为世界提供了规模空前的市场空间D.助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021-06-1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经过15年艰苦谈判,中国于2001年签署了协议书,就关税、非关税措施、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等一系列问题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这些共识(     
A.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D.体现中国更深层参与经济全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