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国际军事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轻重正开始走。上前台,进入主战场。在本国的技术、人力、资源、资金都有限的条件下,加入区域集团无疑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借助其他经济实力强大和资源、资金雄厚者发展本国经济,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落后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多数国家陷入滞胀或负增长阶段,导致各国、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从生产、贸易、金融三个角度看,区域集团化都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刺激经济增长并加快全球化的进程。由于加盟国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从制度上确立自由贸易体制的区域性经济联合组织迅速增加。同时,区域集团内部的平等协商与互利合作,这在总体上有利于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也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

——摘编自谢晓平王淑芳《区域集团化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据专家测算和世贸组织统计,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后保持在8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0.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19%。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摘编自裴长洪林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策略。
2021-07-0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中学、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十五”期间,我国与美、德、法、英、澳、泰等国家和地区新签署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同时,我国国内航空公司勇于“走出去”,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这反映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A.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推动了国际航空运输的发展
C.促使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形成
D.已经超过发达国家航空水平
2021-07-08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中学、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外汇依赖度为10%以上或者30%左右,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外汇依赖度达到了50-60%.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D.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存在
2021-07-06更新 | 10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现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都有可能触发全球性的动荡,2007年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反映出
A.美国主导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经济全球化存在负面效应
C.美国成为世界金融危机发源地D.北美自由贸易区影响巨大
2021-07-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四)历史试题
5 . 近年来,由G8到G20,新兴经济体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就国际金融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金砖五国机制日渐常态化、实质化,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组成“争常四国”联盟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这些现象表明了
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主导地位B.世界权力版图正在逐渐改变
C.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D.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均衡分配
2021-07-02更新 | 351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权威机构统计,2001~2011年全球不同类型经济体平均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反映了
A.欧美国家走向衰落B.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
C.世界各国均衡发展D.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力增强
2021-06-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2000年6月23日,欧盟与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签订《科托努协定》。根据协定,在前8年过渡期中,欧盟向非加太国家提供135亿欧元援助,非加太国家97%的产品可免税进入欧盟市场。这反映出
A.区域化经济激化了南北矛盾B.欧盟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C.自由贸易规则重新得以确立D.欧盟主导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2021-06-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状况


(1)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导致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现已明确地取代了冷战体系,这就是全球化。……全球化不止是一种经济倾向,也不止是一种潮流。和所有旧的国际体系一样,它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所有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政策与外交政策。

——【美】托马斯,弗里曼《重新定义冷战后时代:全球化辨析》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现在已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了,虽然要求保护的呼声仍持续不断。……我们在新世纪(21世纪)中的经济前景,局部地取决于我们如何学好与世界其余部分的共处……我们的经济未来是不可分割地与全球经济的未来捆绑在一起的。

——摘编自【美】乔纳森.休斯等著,杨宇光等译《美国经济史》(2013年第8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行评价。
9 . 中国宣布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采取各种举措致力于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中国的作为首先促使工业发展迅速的国家,重新审视各自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这说明
A.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B.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趋同
C.中国主导了国际新秩序D.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建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是国际贸易的空间运动形式,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5世纪到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先后发生的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中心地区也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继英国之后,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运动,都促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农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到20世纪初,北大西洋两岸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最发达地区,最终奠定了它作为世界贸易中心区不可动摇的地位。

——摘编自何云魁、于志达主编《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益由纵向的垂直依附向横向的相互依存发展,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的大系统。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各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由此构成的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也相应变动,经历了从一国独霸到多种力量并存竞争的演变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林延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中心区的转移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演变历程,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
2021-06-07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