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经济学家在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时发现了一个问题:该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对美元有信心,为了保证美元信誉,美国需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而制度运行的另一项必要条件是保证国际清偿能力的供应,美元需要大量外流,为此美国必须持续存在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却因此导致人们对美元丧失信心。这反映出布雷顿森林体系
A.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B.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产物
C.存在走向解体的必然性D.造成世界经济秩序混乱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国务卿米克塞尔将苏联的国民收入估计为320亿美元(约为美国的一半)。最终计算出国际稳定基金总额为101亿美元,美国29亿美元,英国13亿美元,苏联7.63亿美元。苏联配额有了极大的增长,达到初稿数额的近5倍,从而以一个大国的面貌出现在美国方案中。美国此举的目的是
A.力求实现战后国际广泛合作B.打垮经济实力薄弱的苏联
C.维护美苏两国之间均衡状态D.拉大两大阵营的经济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同时又规定除非系纠正根本性不平衡所必需,成员国不得提议改变汇率一节,使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可以接受基金组织的援助,改变汇率又不至于引起他国竞争性贬值的报复。这体现了该体系
A.是美英等国妥协的结果B.集中体现美国根本利益
C.朝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D.实现了所有国家的合作
4 . 下表所示是--位经济学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看法的笔记摘录。该经济学家意在强调该体系
A.违背美国意愿B.凸显美国主导C.弱化黄金地位D.存在严重缺陷
5 .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下,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必将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主要说明该体系
A.造成汇率制度的不平等B.削弱了金本位制
C.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D.易导致通货膨胀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各国的经济,而受创伤最小的美国大力鼓吹“非歧视性贸易”,面对美国商品在全球的倾销,各盟国都希望能在战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性货币金融组织,以防止对外贸易的扩大对国家货币体系造成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
A.大幅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B.提供长期贷款,努力消除贫困
C.稳定国际汇率,减少外汇管制D.构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5年2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美元所具有的超然于世的品质正在失去。先前,美元具备这一品质,是由于美国拥有世界上75%的黄金储备。”这一观点表明
A.美元的霸权地位已经动摇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
C.欧元取代了美元货币地位D.法国的黄金储备已超美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没有对外扩张的迫切需求与主观愿望。中国自古重视人与土地、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顺天应人、天人合一;在对外关系上,强调“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战争问题上,强调“兵者,凶器也,非不得已而用之”“国家虽大,好战必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反对轻启战端,仗势欺人。中国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没有利用手中率领当时世界无与伦比的巨大舰队,去开拓海外殖民地,而是展开睦邻友好之旅。汤因比的结论是“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征服野心的民族”。

材料二   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由此对海外市场、海外资源、海外廉价劳动力的无限渴求,孕育了美国人的冒险精神与对外扩张传统。资本的竞争性,使美国奉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圭臬。他们一方面宣传所谓天赋人权,另一方面却把自然界里“大鱼吃小鱼”、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生物链法则搬到人类社会领域,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美国以每年占全世界一半的军费开支,建立了一部超级战争机器和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的核武库,仍无停步的迹象。像这样一个国家,很难理解中国“国强不霸”的文化传统,很难让他们对别的国家实力增长和自己力量衰退不格外敏感。

——以上材料均摘自彭光谦《新炮舰政策难阻美国衰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征服野心的民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和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对外扩张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2021-07-01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后,欧洲各大强国开始大肆推行殖民主义,使得国际贸易的主要集中点逐渐转移到大西洋。英国在光荣革命以前,虽存在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两个政治力量,但在维护工商业者利益的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19世纪早期,英国政府先后允许民间参与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往来。同时,给予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国内工商业者投资,还大幅度降低,甚至是取消了各种各样的消费税。英国对外贺易的年增长率从18世纪后半期的1.1%迅速上升到了19世纪中期的4.5%。

——摘编自杨冠琼《英国对外贸易现代化与工业革命关系

材料二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试图通过高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使世界贸易规模急剧下降。1934年,国会通过了《互忠贸易协议法》。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1948年,在美国主导下,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制度得以建立。1962年,美国国会制定了《扩大贸易法》,进一步扩大了总统的对外贸易授权,并对“免责条款”规定了较为严格的适用条件,使得保护主义措施的实施变得十分困难

——摘编自宋凯军《美国二战后的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后美国顺应这一政策变化而采取的举措。
10 . 英国杂志《经济学家》曾发表文章逆:尽管存在一些缺陷,但在70多年前的7月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帮助世界迎来了一个长久而相对平静的经济增长时期。这主要是指布雷顿森林协定
A.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
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D.促成了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