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6世纪,葡萄牙占据了好望角、马六甲、澳门等地葡萄牙垄断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
B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
C19世纪,德国开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航线,还与美国缔约通商标志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A.AB.BC.CD.D
2021-09-06更新 | 4613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09人类社会的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为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了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欧盟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021-09-03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 . 如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事年表(部分)。此表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事件
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成立
1946年世界银行开始运行
1948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
A.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B.和平发展的潮流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国际秩序的重塑
4 . 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自由贸易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随后,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发展。由此可见,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经济实力的变化
C.经济理论的创新D.贫富差距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47年11月,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中有关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进行减让关税的多边谈判,并采纳了相关宪章中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据此可知,这次谈判
A.促进了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B.确立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C.推动了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市场的形成
D.通过自由贸易削弱发达国家间经济优势
2021-05-22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建立始于二战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建,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主要标志。如图所示,位于塔顶的美国采取了与在区域组织、跨国公司中占有控股性份额的方法,进而获得对IMF、WB、WTO、UN等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导性平台的控制权,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者,最终实现了对全球经济的掌控。


——摘编自傅瑜、杨永聪《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与重构》


材料提供了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蕴含了全球治理的一系列启示,请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48~1951年,美国在关贸总协定机制下的对德政策实现了主要战略目标,竭力将德国西部纳入美国主导下的关贸总协定机制,借以加强美国领导下的冷战同盟体系。关贸总协定发表的《乌拉圭回合协议评估报告》估计乌拉圭回合将使全球每年收入增加510亿美元,其中美国年收入增加1220亿美元,欧盟增加1640亿美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仅增加1160亿美元。对其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B.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
C.关贸总协定已消除了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D.关贸总协定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追求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的有力工具
2021-05-14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四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A卷新题基础练)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

材料三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战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A.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B.是基于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
C.建立起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D.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
1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它们对战后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稳定国际货币体系B.向各国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